處理好各種火情是每個焙燒工的操作之關鍵所在
邊火,一般指窯室里邊與外邊的火度。邊火弱于中火,這是經常出現的現象,如果處理不當,將會帶來中間過火,兩邊欠火和進度不一等產品質量事故。
邊火燒不好原因輪窯窯頂一般有縱向四列火眼,霹靂磚靠窯墻的火眼統稱為邊火,它又分里邊火和外邊火。而外邊火又包括窯門上的火眼,外邊火在焙燒中一般比中火(外中火、里中火)速度慢,在兩頭彎窯處更是如此,燒出的磚容易出欠火磚、黃皮磚,窯門磚更是如此。
當采用從小青磚底部用火燒紙擋時,不用細鐵絲,但紙擋應封在正對窯門的坯垛上。封窯門時,在其底部正對紙擋處留個一塊磚大的洞不封死,只臨時用磚堵住。拉紙擋時,從火眼往上拉鐵絲,把下幅紙擋全部拉起,青磚上幅隨后會自行燒去。燒紙擋時,從窯門底部的預留孔點火,燒去紙擋,并立即封死窯門。
這樣,留下來或未燒完的下半幅紙擋,將強迫氣流向下運動,強化了下部磚坯的干燥和預熱,有利于縮小窯室上下溫差,提高質量。
米蘭磚常采用的從火眼往下燒紙擋的辦法,并不可取。因預熱帶前端濕度較大,底部坯體濕,紙擋受潮,從上往下燒常只能燒去上段紙擋,下半部氣流受阻,使底部磚坯的干燥預熱更困難,影響焙燒,降低底部制品質量。
近年,有用玻纖布代廢報紙,是按窯室斷面作成左右兩個半幅,用鐵條從中間固定卷成圓筒。用時從火眼放下去,展開后貼在坯垛上,去除時仍從火眼卷成圓筒提上來,反復使用。
封窯門:窯門應封兩層,內層與窯墻齊平,以減小通風阻力,砌好后全面抹泥封嚴,應先抹一層,稍干后又抹第二層。然后退出來約24cm砌外層窯門,并同樣抹兩次泥。生產中,應經常檢查,發現抹的泥層開裂,應立即刷稀泥漿,不使漏氣。如用耐火泥加細爐渣調制泥漿,則不易開裂,效果更好。
內容來源于百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