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磚原料種類繁多、性質各異,對原料的處理工藝也各不相同。本文只對以煤矸石、頁巖為主要原料生產燒結磚的生產工藝進行討論。
目前,以煤矸石、頁巖為主要原料生產燒結磚的企業,使用最多的生產工藝為: 也就是說,進廠原料經過兩級破碎、篩分后分為兩路,篩下物料(細料)經過攪拌后進入陳化庫,篩上物料(粗料)返回二級破碎,進行第二次破碎處理。目前,有90%以上的制磚企業使用該生產工藝。因此,討論、查找該工藝中的漏洞,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。
一、該工藝中存在的漏洞
近幾年來,磚廠反映出來的問題不少,其中有一個問題特別突出,也很普遍,幾乎是每個磚廠都存在,那就是二級破碎機臺時產量太低的問題。二級破碎機實際上成了整個原料制備過程中“卡脖子”的地方,拖了其它設備的后腿。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?
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條:
原因之一:從一級破碎機出來的原料,沒有經過篩分直接進入二級破碎,因此,原料中含有較多的細料,也正是這部分細料的存在,嚴重影響了破碎機的處理量。因為,細料充斥在料塊、錘頭周圍,無論是在錘頭擊打料塊的過程中還是料塊碰撞襯板的過程中,細料都起到了“緩沖”的作用,減輕了打擊的力度,使破碎效果明顯下降。
原因之二:經過篩分后的篩上物料(粗料)重新返回二級破碎,也是影響二級破碎機臺時產量的一個重要原因。因為這部分原料的粒徑大多在2—20mm之間,而二級破碎機的整體結構是根據一級破碎機的產物而設計的,它更適合于破碎較大粒徑的物料。如果用它來破碎粒徑小于20mm的物料,那是一種浪費。有人形象地把這種情況比喻為“八磅錘砸核桃”,它使破碎過程、篩分過程明顯惡化,從而出現了能耗高、產量低的情況。
從以上兩方面的分析中不難看出,影響二級破碎臺時產量的罪魁禍首是“細料”的進入,而一旦采用了該工藝流程,這種情況又是不可避免的。這說明了一個問題,工藝流程本身存在著缺陷,出現了漏洞。
二、漏洞產生的原因
漏洞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條:
其一:磚廠建設之初,一味追求“少投資”,而忽視了工藝上的合理性,使二級破碎機承擔了不該承擔的任務。
其二:前幾年,基本建設規模的快速膨脹,使燒結磚成了搶手貨,利潤豐厚,即使生產工藝不合理,成本高一點,也不在乎,照樣有利可圖,只是利潤多少的問題。
其三:一些設備生產廠家,為了推銷自己的產品,過分夸大了設備的使用性能。如二級破碎機,廠家把它說成“無所不能,一機多用”,這正好迎合了磚廠老板們“少投資”這一心理,埋下了永久性的隱患。
三、堵漏洞的途徑
邁科公司在近幾年的實踐中總結出了一整套堵漏洞、打補丁的方法,下面僅介紹其中的兩種。
1、使用雙層篩,并將篩分過程提前介入
從該工藝圖中我們可以看出,進入二級破碎的物料只有一種,而且是經過篩分后的物料,不會有細料存在,總量上也大為減少。這樣一來,使二級破碎承擔的任務大為減輕,整個破碎系統的處理量有一個大幅度的提高。
2、采用三級破碎,解決二級破碎中的回料問題
該工藝的特點是篩分后的物料不再進入二級破碎,使二級破碎的負擔減輕,臺時產量提高很大。
四、打補丁、堵漏洞是否有必要
一些磚廠的實踐證明,老工藝改造后的最大變化是臺時產量(原料處理工段)提高25%左右,生產成本(原料處理工段)降低15%左右。
目前,磚廠的日子不好過,許多磚廠關了門,即便是開工的磚廠也是慘淡經營。對于生產工藝中的缺陷、漏洞,每個老板都心知肚明,而是否堵上這個漏洞呢?大多數的磚廠老板不愿意干這個活,因為這需要一定的資金,裝進兜里的錢不想再往外掏,他們不想再對不掙錢的企業進行投資,這似乎很有道理。本人對這個問題有著不同的看法。一個人要想長壽,唯一的秘訣就是使自己有一個健康的身體,除此之外,再無他法。企業也一樣,一個企業要想長久地生存下去,也必須使自己身體健康、強壯,只有這樣,當危機到來的時候,才能跨越別人跨不過去的坎。而當一個企業的生產成本在同行業中處于最低水平的時候,它便有了底氣,也有了比其它企業更大的生存空間,這也是競爭取勝的最大資本。前幾年,生產成本的高低只關系到利潤的大小;而現在,生產成本的高低卻直接關系到企業能否生存。
至于是否進行技術改造,主動權掌握在每位老板的手里,在這里只是給老板們提個醒。
內容來源于百度
電話:0537-8726655
手機:15554406518
微信:zwpt123
地址:山東省金鄉縣智慧產業園